中國大陸經濟下滑對周邊國家及「新南向政策」之影響

  • 發布日期:2016-08-12

邱達生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副主任


中國大陸經濟走勢

表一、世界主要預測機構對中國大陸成長預測(%)[1]

 

機構

IMF

UN

GI

OECD

EIU

WB

預測公佈時間

2016.07.

2016.01.

2016.07.

2016.02.

2016.07.

2016.06.

年度

2016

2017

2016

2017

2016

2017

2016

2017

2016

2017

2016

2017

成長率

6.6

6.2

6.4

6.5

6.5

6.2

6.5

6.2

6.6

6.0

6.7

6.5

中國大陸經濟成長趨緩幾乎已成定局,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經濟規模龐大,基期已然偏高;一是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擴張性財政刺激,造成產能過剩的後續效應。

中國大陸名目GDP在2016年將可達到11兆740億美元,亦即占世界總和GDP的15%。在基期墊高的情況下,要持續7%以上的成長勢必不易。加上過去造成中國經濟起飛的兩具最重要引擎-出口與投資出現熄火現象,出口受挫於全球終端需求疲弱;IMF在過去一年,已經下修全球經濟成長四次。出口減弱讓投入民間投資的動機下滑,而產能過剩的壓力又讓政府投資不敢妄動。

國際主要預測機構預測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在2016年約在6.4-6.7%區間,而2017年的成長率則落在6.0-6.5%的水準。北京的十三五計畫設定在2016-2020年期間達到平均6.5%的經濟成長率,雖然過去幾次五年計畫的成長目標幾乎都可達成,但這一次能否達標則充滿了不確定性與挑戰。

中國大陸經濟下滑對周邊主要經濟體之影響

根據2015年IMF亞太部門研究,中國大陸是多數亞洲國家主要的經貿夥伴。身為全世界最大出口國與第二大進口國,加上地緣因素關係,使得中國大陸與東北亞以及東南亞周邊國家的經貿緊密度更是密切,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每減少1個百分點,將致使東亞國家約下滑0.3-0.8個百分點。

中國大陸的進口成長年增率(y-o-y)自2014年第四季起開始出現持續的減緩甚至負成長,而對照其他亞洲國家如日本、韓國、東協國家,以及我國也幾乎都在同一時間起出現出口成長減緩。中國經濟放緩加上強勢美元讓國際油價在2014年開始崩跌,而油價下滑造成的先進國家的通縮疑慮與新興市場的原物料出口價跌,又導致全球性的不景氣。為了因應全球性需求萎縮,並盡力達成經濟成長目標,中國大陸只得加重進口替代政策的力道。

東亞國家之間的貿易是以中間財的貿易為主,是以由於中國大陸減少進口零組件,而程度上的導致其他亞洲國家的出口減緩,亦即中國大陸的進口替代已經對東亞價值供應鏈產生顯著衝擊。至於印度,並未融入東亞供應鏈之中。印度主要的貿易夥伴是中東地區與美國,且只有4.5%的出口是到中國大陸,因此中國大陸成長趨緩與進口替代政策對印度經濟的負面影響相對有限。

中國大陸經濟下滑對臺灣之衝擊

中國大陸一直是我國最主要出口市場,2015年占我國出口比重為39%(其次是東協17.8%、美國12.2%、歐洲9.1%)。而2015年我國對中國大陸出口下滑12.4%,是該年經濟成長率最終僅有0.75%的重要原因。[2]

以2016年上半年而言,1至6月中國大陸與香港占我國出口比重為38.3%(東協占18.5%、美國12.2%、歐洲9.9%)。2016年截至6月底,我國對中國大陸出口下滑11.5%。[3]由於我國在2016年上半年確定是零成長,因此對中國大陸出口能否回溫將是2016年GDP成長率能否保一的關鍵。

表二、國內外主要預測機構對2016年我國經濟成長預測(%)

 

機構

中研院

中經院

台經院

主計處

EIU

GI

預測公佈時間

2016.06.

2016.07.

2016.07.

2016.05.

2016.07.

2016.07.

成長率

0.52

0.84

0.77

1.06

0.4

1.2

綜合國內外主要預測機構對我國2016年經濟成長率的看法,大致上成長率會落在0.4-1.2%區間。但是即使是我國最終能夠達到1.2%算是相對較樂觀的成長,對照2015年僅僅0.75%的GDP成長率,不禁令人擔憂我國經濟是否已經陷入結構性的泥沼。以至於相較於已然偏低的基期,卻仍然不見顯著的循環性回溫力道。

我國經濟當前面臨兩大結構性問題:一是紅色供應鏈;一是自由貿易協定覆蓋率不足。紅色供應鏈也就是中國大陸的進口替代政策衝擊,未來北京為了達成十三五計畫的成長目標,紅色供應鏈是不會鬆手的。2001-2010期間,亞洲區域經濟整合最主要的進展是5組東協加一自由貿易協定。如今5組協定相關的16國正在進行RCEP談判,預期在2016年底完成談判。我國參與亞洲區域整合目前的成就是與紐西蘭及新加坡洽簽雙邊自貿協定,惟現有的覆蓋率不足以支持我國與亞洲國家的既有經貿關係。

對我「新南向政策」之機遇與挑戰

1990年以後,兩岸供應鏈夥伴關係是支撐我國近20多年來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中國經濟成長趨緩與紅色供應鏈衝擊,讓我國政府開始探索新南向政策的可行性。其實在1990年中國積極開放以前,台商早已經因為國內人力成本上揚以及勞方意識抬頭,大舉投資東南亞。之後因為看上中國大陸的廉價勞力與市場潛力,台商赴中國大陸投資不論是在案件或金額上都顯著超越對東南亞投資。

但是無論如何,台商在海外建廠生產,除了人力、土地與原料於當地取得外還是會習慣性的向台灣的母廠或協力廠商進口設備、零件,甚至引進技術或管理人員。所以台商對外投資其實是結合台灣在地產業成為跨國供應鏈之效果,不但有利於拉抬國內GDP成長,也為國人創造海外就業機會。

然而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浪潮,將會對過去這種海外投資結合國內產業生產方式產生衝擊。無論是僅涵蓋汶萊、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四個東協國家的TPP,或是以東協10國為核心的RCEP都將追求高品質的開放幅度以及嚴謹的原產地規定。也就是要求海外投資的台商所生產的產品成分,必須符合高比例來自自貿協定洽簽國,否則在協定區域銷售不能享有零關稅優惠。另外協定洽簽國國民享有的專技人員自由移動待遇,也會讓我國希望嘗試海外就業的青年失去相對競爭力。

TPP與RCEP是亞太區域競爭性自由化的代表,號稱高品質的TPP談判完成會刺激RCEP一則加快步伐;一則拉高標準。雖然仍有一些不確定性,但當TPP與RCEP落實生效後,過去台商南向或西進對本土經濟所衍生的利益,必然大幅萎縮。

2006年,我國在東協市場的市占率為5.8%,超過韓國的5.0%。但是東協加韓國自貿協定陸續於2006年洽簽或貿協定、2007年洽簽服貿協定,以及2009年完成投資協定後;2015年,韓國在東協的市占率提升至6.8%,我國則維持在5.8%。

無論是TPP、RCEP、「東協加台灣自貿協定」,甚至本來可能完成談判的兩岸ECFA等等,未來我國都不見得可以順利加入、洽簽或完成。但是開拓或兩岸共同經營東協市場卻需要協定的加持,所以「新南向」要比「舊南向」遭遇更大的挑戰。



[1] IMF:國際貨幣基金、UN:聯合國、GI:環球透視機構、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EIU: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心、WB:世界銀行。

[2] 2015年,我國對東協出口下滑14.2%,對美國出口下滑1.6%、對歐洲出口下滑10.8%。

[3] 2016年1-6月,我國對東協出口下滑8.9%,對美國出口下滑7.7%、對歐洲出口成長1.5%。